「臺灣處處有愛、漁工喜出望外」-移民署連結龍巖捐贈自行車,嘉惠東港穆斯林漁工
- 發布日期:
- 發布單位:南區事務大隊
- 資料點閱次數:160
- 更新日期:2018-12-10
東港清真寺起源於97年5月間由印尼籍漁工MUKSIN等人,發願為在屏東地區離鄉背井之穆斯林,尋找心靈上有所寄託地方,遂開始募款籌建清真寺,隨著建寺募款口耳相傳,勸募活動擴及屏東縣其他鄉鎮,終於在106年購得現址,並在今(107)年獲得認證,為屏東東港地區穆斯林信徒信仰寄託之所在。
移民署署長楊家駿在今年10月中旬南下高屏地區,曾特別至東港清真寺參訪及關懷移(漁)工在臺工作情形,並與該寺印尼籍教義師兼主席SUGIRI(幾力)先生、副主席WASLUL(哇路),以及現場約40名移(漁)工朋友們席地而坐,傾聽他們的心聲及需求。參訪過程中發現,清真寺位居巷弄間,從漁工朋友的工作地或住所要到清真寺參拜,在交通上不甚方便,有自行車代步之需求;且3樓膜拜室地墊使用年久,均已老舊破損,隨即發起募集自行車以及膜拜地墊(毯)等物資,希能提供到該寺的移(漁)工朋友們一個更好的休憩環境。
募集過程中,向來「以人為本」的生命產業龍巖股份有限公司,長期關注社會基層需求,得知東港清真寺漁工朋友有自行車需求後,慨然允諾捐贈30台全新自行車;另東港區漁會總幹事林漢丑獲悉該寺膜拜用地墊老舊破損,也代表該漁會熱情響應共襄盛舉捐贈地墊提供該寺汰換,一起共同促成這椿美事。
廖維元表示,東港清真寺提供信奉穆斯林的移(漁)工朋友一個心靈寄託之處,互吐思鄉情愁及相互勉勵,不僅可以安定他們的心靈,自然提升工作效率及生產力,達到勞雇雙方共贏局面。移民署目前不僅將僑民、移(漁)工納入關懷對象,更規劃許多關懷輔導措施,真心將他們當作一家人,並持續努力整合公私單位資源,以維護其在臺最佳權益,期許不僅要做為新住民的娘家,未來更將擔任外籍移(漁)工朋友們的最佳守護者。